中国财政收入低迷:探寻背后原因及未来趋势
元描述: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财政收入低迷的现状及原因,并探讨了未来趋势,以及应对措施。通过数据解读、专家观点和政策分析,为读者提供全面、深入的了解。
前言:
2023年以来,中国财政收入持续低迷,令人担忧。虽然整体经济呈现恢复态势,但财政收入增速却明显放缓,甚至出现了负增长。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?未来财政收入将何去何从?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,并结合专家观点和政策分析,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答案。
财政收入低迷的原因:特殊因素、经济增速放缓、税收减收
2023年财政收入低迷并非偶然,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首先,特殊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。2022年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,虽然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,但也推高了去年基数,导致今年部分收入延迟入库。此外,2023年下半年出台的个税减税等减税降费新政,也产生了翘尾减收的影响。
其次,经济增速放缓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今年以来,经济增速有所放缓,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减少,进而影响了税收收入增长。同时,物价偏低导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(PPI)持续负增长,也使得以现价计算的税收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。
最后,税收减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今年前8个月,国内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。这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金额增加、新冠疫情期间亏损弥补、房屋等财产转让收入大幅下降等因素有关。
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:政府性基金收入面临巨大压力
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外,政府性基金收入也面临着巨大压力。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地方卖地收入持续大幅下降,导致以卖地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,降幅甚至超过40%。
未来财政收入趋势:挑战与机遇并存
虽然财政收入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,但未来也并非没有机遇。随着宏观政策落地见效,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,再加上特殊因素影响逐步消退,将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支撑。然而,由于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势头短期难以改变,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全年仍出现明显下滑。
应对措施:积极财政政策需加力
面对财政收入走弱的局面,积极财政政策需加力。专家建议,可以考虑追加预算赤字,加快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发行和使用,并利用既有的财政资源,如普通国债的存量空间,扩大新增专项债使用范围,调整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范围等。
专家观点:
-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,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小,年内财政收入缺口可能超2.5万亿元,指向年内增加预算、扩大赤字的可能性大大提升。
-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,当前可以考虑追加预算赤字,同时也可以通过让既定的财政政策尽快落地推动支出增速回升。
-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,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,加强政策预研储备,适时推出一批操作性强、效果好、让群众和企业可感可及的增量政策举措。
-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建议,可以继续利用既有的财政资源,扩大新增专项债使用范围,进一步调整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范围,用于对当下经济拉动较快、微观预期影响较大的领域。
财政收入低迷的挑战:
-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: 经济增速放缓,企业经营困难,税收收入面临下滑风险。
- 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低迷: 房地产市场低迷,地方卖地收入持续下降,政府性基金收入面临巨大压力。
- 财政支出受限: 财政收入走弱,使得整体上财政支出受限,难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。
应对财政收入低迷的关键:
-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: 扩大财政赤字,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,释放财政资源,推动经济增长。
- 深化改革,优化税制: 完善税收政策,降低企业税负,激发企业活力,促进经济发展。
- 盘活存量资产,增加非税收入: 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力度,扩大非税收入,弥补税收减收。
结论:
中国财政收入低迷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既有特殊因素的影响,也有经济增速放缓和税收减收的影响。短期内,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势头难以改变,政府性基金收入将面临较大压力。然而,随着宏观政策落地见效,经济持续回升,财政收入预计将逐步恢复增长。未来,积极财政政策需加力,并结合深化改革,优化税制,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,才能有效应对财政收入低迷的挑战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常见问题解答:
Q1. 财政收入低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A1. 财政收入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特殊因素的影响、经济增速放缓、税收减收以及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滑等。
Q2. 政府性基金收入为何大幅下降?
A2. 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,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地方卖地收入大幅下降,导致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滑。
Q3. 未来财政收入趋势如何?
A3. 未来财政收入预计将逐步恢复增长,但土地出让收入下滑势头短期难以改变,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全年仍出现明显下滑。
Q4. 如何应对财政收入低迷的挑战?
A4. 应对措施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加力,深化改革,优化税制,盘活存量资产等。
Q5.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主要措施有哪些?
A5. 积极财政政策加力的主要措施包括扩大财政赤字,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,释放财政资源,推动经济增长。
Q6. 未来财政政策将如何演变?
A6. 未来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,提高财政支出效率,并更加积极地发挥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、改善民生、防范风险等方面的作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