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新征程:国际化是关键

元描述: 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发布,以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主线,聚焦六个方面,并多次提及国际化发展。本文将深入解读条例内容,分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
引子:

上海,这座东方明珠,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。2023年8月,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发布,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。此次修订,不仅是制度的完善和升级,更体现了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心。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与未来:

近年来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,金融市场体系、金融机构体系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。然而,与纽约、伦敦等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相比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仍存在差距,尤其是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程度。

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的六大亮点:

新修订的《建设条例》紧紧围绕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,聚焦六个方面,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。

1. 完善金融体系建设:

  • 健全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: 构建更加完善的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、期货市场、外汇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,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渠道,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发展。
  • 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: 推动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发展,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协同合作,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。
  • 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: 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,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,提升金融服务的竞争力。
  • 自主可控、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: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,为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。

2.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:

  •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: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,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,优化科创板发展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上市,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。
  • 高水平建设科创板: 打造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首选地,为科技创新提供更有效的资金支持。
  • 优化科创板发行承销、股债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市场交易、股权激励、退市监管等制度: 完善科创板的制度体系,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。

3.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:

  • 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重点区域、重点产业的金融服务: 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  • 加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金融支持: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,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
  •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: 支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,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  • 促进上海国际经济中心能级提升: 通过金融服务,提升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地位。
  • 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: 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高地,引领金融科技发展。

4. 强化金融监管协同与风险防范化解:

  • 建设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: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,及时发现和防范金融风险。
  • 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: 加强金融监管协同,维护金融市场稳定,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。
  • 探索跨区域、跨市场、跨境一体化监管路径: 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,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。

5. 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:

  • 加快绿色金融、数字金融、资产管理、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: 培养适应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,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。

6. 优化金融营商环境:

  • 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,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全面归集共享: 建立完善的金融信用信息系统,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。
  • 深化公共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共享应用: 促进信用信息共享,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参考信息,降低金融风险。
  • 推动长三角跨区域公共信用信息共享,依法依规查询应用: 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,为长三角地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。

国际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:

新修订的《建设条例》多次提及国际化,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方向。

  • 提高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: 丰富金融领域“上海价格”“上海指数”指标体系,培育人民币资产定价基准,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。
  • 探索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、国债期现货市场等: 扩大境外投资者参与度,提高金融市场开放度。
  • 为人民币债券作为合格担保品参与全球交易提供便利,提高债券市场国际化水平: 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,提升人民币债券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。
  •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: 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在大宗商品、跨境电商、航运服务、国际投融资等领域使用人民币,增强人民币计价、支付、结算、交易、投融资功能。
  • 支持在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,发挥中央对手清算机制作用,提高金融市场资金结算效率,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产管理和资金集散的枢纽地位: 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枢纽地位。
  • 发展航运衍生品市场,推进航运贸易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,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能级提升: 推动航运服务发展,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。
  • 培育和引进专业服务机构: 支持法律、会计、审计、评级服务、投资咨询、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在本市发展,提高国际化水平。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展望:

新修订的《建设条例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,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朝着以下目标努力:

  • 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: 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,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。
  • 成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: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,提升人民币资产在全球的配置比例。
  • 成为风险管理中心: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,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维护金融市场稳定。
  • 成为全球金融科技中心: 引领金融科技发展,推动金融服务创新。
  • 成为全球航运中心: 推动航运服务发展,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。

常见问题解答:

1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什么要强调国际化?

国际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然要求,也是上海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必经之路。通过国际化,上海可以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,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,促进人民币国际化,提升金融服务能力,最终实现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。

2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挑战有哪些?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,例如:

  • 与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的差距: 上海金融市场体系、金融机构体系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与纽约、伦敦等国际一流金融中心相比仍有差距。
  • 金融人才短缺: 上海需要更多适应国际金融中心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金融人才。
  • 金融风险防范: 随着金融市场开放,金融风险也随之增加,需要加强金融监管,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。

3. 如何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?

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水平需要多管齐下:

  •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: 扩大金融市场开放,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。
  •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: 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,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。
  •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: 增强人民币计价、支付、结算、交易、投融资功能。
  • 培育和引进专业服务机构: 支持法律、会计、审计、评级服务、投资咨询、信息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在本市发展。

4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未来前景如何?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良好的未来前景。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,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上海将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,提升金融市场竞争力,扩大国际影响力,最终实现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。

5. 新修订的《建设条例》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什么意义?

新修订的《建设条例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,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。条例的发布,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将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上新的台阶。

6.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?

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可以:

  • 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发展: 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金融机构,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竞争力。
  •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: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,促进中国经济发展。
  • 提升中国经济开放水平: 吸引更多国际资本,促进中国经济发展。

结论:

新修订的《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》的发布,标志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入新征程。国际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,也是上海成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的必经之路。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积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力量。

最后,让我们共同期待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,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!